【新華解讀】發展新質生產力 讓金融與科技“雙向奔赴”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將全力支持綠色發展,進一步豐富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租賃、綠色信托等多元化的產品服務體系,積極助推綠色低碳轉型。
新華財經北京3月14日電(記者張斯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13日召開的擴大會議強調,要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暢通資金資本資產“三資”循環。把服務新質生產力作為關鍵著力點,加大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金融支持,助力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業內認為,推動金融更好服務科技創新,讓金融與科技“雙向奔赴” ,不僅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更是金融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動下,以新質生產力塑造我國經濟新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新動能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內容。
業內認為,通過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的新質生產力,將加快促進形成新的發展動能。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場激烈的“競速跑”,也是一場持久的“馬拉松”,它不僅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實力的重要支撐。
在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看來,推進高質量發展、著重打造新質生產力,將為中國2024年及未來開創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金融是鏈接科技和產業的重要工具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金融是鏈接科技和產業的重要工具。業內認為,我國金融機構應重點關注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生產力發展路徑,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民生福祉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今年1月份,金融監管總局已印發專門文件,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近期,金融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將全力支持科技創新??偩终谘芯恳越鹑谫Y產投資公司為平臺,擴大股權投資試點范圍,進一步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同時,將全力支持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助推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金融在促進科技和產業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獨特作用。加快培育與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般y行是我國金融業的主體,應在科技金融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闭新撌紫芯繂T董希淼表示,應突出重點,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探索金融與科技融合新模式、新路徑。
湖南大學教授張琳認為,保險業應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以精細化的服務和風險管理能力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按照新質生產力要求,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使保險業在新的起點保持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我國金融機構正加快推進高質量金融服務供給,不斷完善科技金融體系,持續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金融動能。浙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推進新技術、新產品、新賽道加速破圈,以高質量金融服務支持科技力量前行,今年浙商銀行提出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及37條工作措施,以確保每年科技型企業融資規模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中國人壽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圍繞科技型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鏈條、全生命周期多樣化需求,積極構建完善多樣化專業性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創新金融產品與融資服務。截至2023年末,全集團支持科技自立自強存量投資規模超3300億元,集團成員單位廣發銀行科技企業貸款余額近1890億元。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的鮮明底色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的數字生產力,也是創新的綠色生產力。金融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將全力支持綠色發展,進一步豐富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租賃、綠色信托等多元化的產品服務體系,積極助推綠色低碳轉型。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戰略總監杜彥坤介紹,2023年累放綠色貸款7922億元,貸款余額2.39萬億元。未來,農發行將繼續緊扣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綠色銀行”品牌。
“中國人壽把環境、社會、治理要求全面嵌入公司經營管理流程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并制定實施ESG/綠色投資相關管理辦法,將支持綠色金融列為戰略資產配置的重點投資領域。2023年,中國人壽綠色保險風險保障金額達12萬億元。截至2023年末,全集團綠色投資存量規模超4800億元,廣發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15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60%?!?a href="http://www.szqshb.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1628.SS&codeName=中國人壽&type=5&crumb=股票,中國人壽&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中國人壽有關負責人說,“未來,我們將充分發揮業務功能作用和綜合金融優勢,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助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并積極豐富綠色金融產品服務體系,穩扎穩打推動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全力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p>
?
編輯:吳鄭思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